五月的风,吹拂着百年未变的青春热血;时代的潮,激荡着青年奋进的铿锵步伐。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,我们聚焦七位扎根国企一线的青年——他们以“青力青为”的担当诠释责任,以“强企有我”的信念书写答卷,用青春之火点亮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征途。
杨继明:跨越山海的“双重守护者”
叙兴集团资产管理部杨继明的日常,是在办公室的报表与工地的砖瓦间来回奔走——资产装修的细节推敲、产权办理的政策钻研、安全巡查的隐患排查,皆是他守护国企资产的“必修课”,而这位“资产管家”藏在时光深处的驻村故事,让“责任”二字有了更厚重的分量。
2018年3月,杨继明奔赴江门镇向坝村开启了驻村扶贫的岁月,其间,他积极为村里的住房改造、路灯安装和产业发展争取资金。在村里情况正逐渐向好时,2019年12月,他的孩子出生了,接下来的日子,是继续坚守完成任务?还是放弃坚守以方便照顾家庭?看着其他驻村队员忙碌的身影以及贫困户还需改善的条件,他选择了继续留下,直至2021年8月完成驻村扶贫任务。驻村三年多,他晒黑了脸庞,却点亮了山村脱贫的希望,向坝村也在他和其他驻村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整村脱贫。
回归资产岗位后,他亦将驻村时练就的“绣花功夫”融入工作。一有空他就到各处巡查资产,哪处资产墙体老旧,哪处资产可能有漏水风险,他都能及时发现,做到心中有数,用他的话说,不管是扶贫工作还是资产管理,都要“勤跑动”。而他的这份“勤”,所展现出的是作为一名叙兴青年从驻村帮扶到资产守护的“硬核担当”。
走进喻伟的办公室,桌上放着党徽、工程图纸、专业书籍,他是一位拥有工程师、建造师和造价师专业证书的理科男,但在工作中他却经常“咬文嚼字”。
喻伟主要负责金恒公司项目立项、招投标管理、现场管理及项目结算的全程控制,这需要他经常在上万字的标书中找寻可能存在的风险点,基本等同于“全景扫描式校验”。高高一摞的工程图纸,普通人很难看懂,但喻伟总能从密密麻麻的文字数据及工程图纸中找到关键之处,并对这些关键之处的文字、词语、数据反复对比、揣摩、推敲,有时候甚至深入分析对应的标点符号。
不过,正是他的“咬文嚼字”,把可能对项目造成影响的问题揪了出来,确保了一个又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结算的完整闭环,实现“善始善终”。喻伟的“咬文嚼字”背后,是他作为一名党员的信仰和使命,同时也是作为一名国企青年的担当有为。
“全县23个乡镇20余万人的供水保障工作是一件民生大事,但再宏大的工程也要从细微处着手”唐俊是这么认为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做好城乡供水保障工作从整理文件开始,唐俊把大大小小的文件整齐地存放在文件柜,电脑中的文档也按供水片区、项目类型、年份等维度分类归档。
在乡镇供水站技改项目施工现场,唐俊带着卷尺与测漏仪和团队工作人员一起一寸寸核查管网,对老旧、滴流管道进行更换;减少设施设备耗损,需从数据对比开始,通过比对用水量波动曲线与抄表数据,开展季度对账、水费回收稽查、强化水站资产管理,减少损耗,减小损失。唐俊说:“这些都是供水保障工作中的日常,是他们供水人必须要认真做好的事”,在唐俊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片区供水稳定性显著提升,2024年水费回收率也同比增长30%。
供水无小事,每一件细微的工作都连着民心,唐俊只是无数供水人的一个缩影,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一项又一项的供水工作做好,群众的用水幸福指数也将随着水压表指针稳步上扬。
傅玉梅:财务战线的“铿锵玫瑰”
城投公司有这样一位财务“铁娘子”。翻开她近几年的履历,能看到她如何从一名普通财务工作者,蜕变为可同时处理多项财务工作的能手。
2019年2月,傅玉梅进入久力公司财务部工作,她没有把自己当作刚入职的“新手小白”,而是以“我是党员,关键时刻必须顶上!”的态度,挑重担,啃硬骨头。同事生病请假了,她主动请缨顶上;同事忙不过来,她主动上前帮忙;碰到大量财务数据需要核对,加班加点,直至任务完成。凭借这份责任心使命感,她于2020年7月任久力公司财务部副经理、2022年7月任财务部经理;2023年9月,即使自身怀有身孕依然勇挑重担,一人兼任久力和沪华两个公司财务部经理;2024年2月,她升任城投公司财务部副经理,负责城投公司及下属共5家公司的财务工作,成为了一名具有“多线程”工作能力的财务能手。
追溯这位财务能手的成长秘籍,她日记里的那句“财务数据容不得半点马虎”揭晓了答案,这句话既是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,也是对工作的庄严承诺,更是她用实际行动展现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风范。
刘思彤:城市代谢系统的“清道夫人”
“垃圾的填埋可不是简简单单挖个坑埋了就可以的呢!”刘思彤指尖划过飞灰固化物称重记录单,目光投向填埋场防渗膜覆盖的作业区。
每年,县城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处理后的飞灰固化物约有7000吨,这些固化物并非简单填埋即可处理,“来源、重量、处理时段……”等数据是它们的身份标识。填埋过程中,需通过防渗系统、作业规范等系列措施,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;并且,填埋时的有限空间作业是关键战场,通风、散气等措施必须到位,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。
刘思彤主要负责记录、统计及管理维护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。对她而言,记录的是飞灰固体数据,巡查的是安全隐患,写下的则是对生命的承诺。无数青年如刘思彤般日复一日坚守岗位,护航垃圾填埋场安全运行,为城市代谢系统的正常运转贡献力量。
在公交公司的综合事务岗位上,刘益鑫始终以“把每件事做扎实”为准则。
他细致梳理驾驶员档案,精确计算薪酬,成为一线运营的可靠后盾;撰写宣传简报时,他用质朴的文字记录日常工作,让安全驾驶、便民服务等点滴成果自然传递;广告业务开展中,他积极学习,做好服务,推动公交公司各项公益宣传落到实处;那些看似单一重复的工作,他当成责任牢牢扛在肩上。
偶尔空闲时,他会在休息区独自练习街舞,用律动缓解工作压力,却从不以此标榜“多才多艺”。对他而言,连续两年获评“优秀员工”只是对日常坚守的肯定,就像他跳街舞时的专注——不必成为焦点,每一个稳扎稳打的动作,都是青春在岗位上最真实的模样。
张兆钦:建筑工地“技能播种者”
在永宁工匠培训学校,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讲师,他将复杂的建筑工艺拆解成200多个"一看就会"的视频教程,带领团队走进21个乡镇开展"送教下乡"活动。
“其实这扎钢筋和咱们编竹筐很像……”为了让技术培训更接地气,他主张实用技能“乡土化”教学,坚持用乡亲们熟悉的方式教实用的技术:砌墙、扎钢筋、安全操作这些课程,用当地方言讲解,手把手示范,确保老乡们"听得明白、学得容易、用得上手"。这套接地气的教学方法,让培训效果直接“翻倍”。
从建筑工地的脚手架到乡村培训的讲台,张兆钦希望用知识的力量帮助农民工学习提升技能,而每本技能证书也仿佛是促进老乡们就业的钥匙。
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。在叙兴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无数青年正以青春之名,书写新时代的“五四答卷”。强企之路,虽长,“青力青为”,行则将至!